碳中和元年开启

日期:2023/03/15点击:21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碳中和元年。

2020年9月22日举办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中国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1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国正式开启“双碳”元年。


政策路线:逐渐明晰

为实现“双碳”目标,2021年国家层面政策频出。

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在部署未来能源领域重点工作中明确指出,要控制化石能源总量,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拉开帷幕,首批电力企业被纳入市场进行履约。依据规划,“十四五”期间,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和民航等八大高耗能行业也将逐步纳入该市场交易。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未立先破、跟风表态、市场至上、行动扭曲”的运动式减碳进行纠正,并提出坚持全国一盘棋,先立后破。

10月,国务院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该文件是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的“1”,发挥统领作用,明确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路线图、施工图。

随后,《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公布。这是“N”中为首的政策文件,聚焦“十四五”和“十五五”两个碳达峰关键期,提出了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等主要目标。

上述两份文件均属于“双碳”工作相关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为地方提供了行动指南。

12月8-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明确,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传统能源需要在释放优质产能的同时,发挥重要的能源供应基础性保底作用。

目前,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四川、天津等多省,已陆续出台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

国家电网、三峡集团、中国宝武集团等公司陆续发布了各自的碳中和行动方案。

传统行业:产能受限和转型加速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推动钢铁等重点行业率先达峰、煤炭消费尽早达峰。由此,煤炭行业生产总量将受到规划限制,钢铁产能也将被严控。

中国能源系统转型难度大,“一煤独大”制约了减排进程。

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49.8亿吨标准煤,较2019年增长2.2%。

其中,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8%,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尚未根本转变。

上述两份“双碳”顶层设计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煤炭减量步伐,“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

此外,推动重点用煤行业减煤限煤,大力推动煤炭清洁利用,合理划定禁止散烧区域,多措并举、积极有序推进散煤替代,逐步减少直至禁止煤炭散烧。

钢铁行业也是碳排放量的大户,中国也是全球钢铁产量最高的国家。

2020年,中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球钢铁碳排放总量的60%以上,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

工信部提出,坚决压缩粗钢产量,严禁新增钢铁产能,对确有必要建设的钢铁冶炼项目需要严格执行产能置换的政策,对违法违规新增的冶炼产能行为将加大查处力度,确保2021年粗钢产量同比下降,年内压减粗钢产量超过2000万吨。

同时,不断地强化环保、能耗、质量等要素约束,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单位用钢量需进一步降低。

9月开始,全国多地进一步加码能耗双控举措,全力遏制“两高”项目发展,钢厂被限产限电,建筑钢材、板卷、优钢等生产企业被要求继续压缩。

以云南省为例,云南省对钢铁、水泥、黄磷、绿色铝、工业硅和煤炭等重点行业加强管控。钢铁重镇河北省的限产政策更是呈常态化。这使得钢企面临减产和退出压力。

今年9月,全国粗钢日产量为近三年来最低值。电解铝也是碳排放的重点行业,成为被限产对象。

3月9日,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的指导意见》,对于电解铝的过剩产能退出形成推动作用。

9月下旬,爱择咨询调研情况显示,云南省文山州、大理州电解铝企业被要求停槽50%,预计影响产能47万吨左右;内蒙古、青海、贵州等地也对电解铝产业实行有序用电或限电措施。

对于这些传统行业而言,“双碳”目标对它们提出了产能控制要求,也是披上新衣的“供给侧改革”,在需求恢复、国际市场带动、炒作等多因素夹渣下,这些产品在今年一度出现大涨。

8月中旬起,动力煤期货价格从每吨750元飙涨至10月中下旬的近2000元,创下历史新高。这也导致电厂“多发多亏”,发电意愿下降,9-10月国内多省出现限电情况。

今年5月,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报价高达6200元/吨,同比涨幅约八成。铝价也一路走高,沪铝期货主力合约报价突破2.4万元/吨高位。

此后,政策层面进行了纠偏,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国家部门出手干预,针对煤炭、钢铁等行业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其中,能源安全供应保障成为重中之重,提出能源安全兜底,新能源与煤炭“先立后破”。

“立”指积极发展新能源,“破”指淘汰落后产能。截至12月底,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报价回落至约4300元/吨,沪铝期货主力合约回落至2万元/吨附近,动力煤主力合约降至800元/吨以下。

对于这些传统能源及高耗能产业而言,碳中和政策带来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未来必须加速转型,提高利用效率及低碳生产。

例如,煤炭企业已开启转型路径,煤化工有望加速发展。目前,中国神华(601088.SH)、中煤能源(601898.SH)、美锦能源(000723.SZ)、兰花科创(600123.SH)、陕西黑猫(601015.SH)、开滦股份(600997.SH)、阳煤化工(600691.SH)、兖矿能源(600188.SH)等多家煤炭上市公司均加码了煤化工业务。华阳股份(600348.SH)、电投能源(002128.SZ)、金能科技(603113.SH)、美锦能源等公司,已明确向新能源、储能、氢能、绿电方向转型;靖远煤电(000552.SZ)、中煤能源、中国神华、陕西煤业(601225.SH)、平煤股份(601666.SH)等企业具备转型潜质。

钢铁行业的控排工作也开始提速,钢铁企业开始实施低碳改造,探索氢能冶金等技术研究与应用,并开始向新能源方向转型升级。

新兴行业:机遇来了

碳中和的核心是实现能源零碳化,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关键是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的发展,这将使得风、光伏、水发电总量及占比将持续提高。

“双碳”目标提出后,国家对风电和光伏产业的重视程度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总装,较2020年底跃升126%。

这将推动风光产业迎来30年黄金发展期。大型清洁基地将集约化落地,大型光伏、陆上及海上风电基地相继纳入发展规划。

2021年,光伏产业链全产业链掀起扩产潮,并带动上游价格高涨。尤以硅料为甚,年底涨至27万元/吨的历史高位,较去年6月上涨超3.5倍。

硅片、电池、组件也整体处于高位价格。中国海上风电则迎来了中央补贴的最后一年。为了锁定0.85元/度的高补贴电价,海上风电抢装潮加速。

今年中国超过英国,问鼎全球最大海上风电市场。

截至9月底,全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装机达到1319万千瓦,突破千万千瓦大关,同比增长75.7%。目前国内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已历史性地突破10亿千瓦,水电、风电装机均超过3亿千瓦。

其中,国内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跃升世界第一,新能源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大关。

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的缺点,需配合储能进行调节,储能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打开。其中,抽水蓄能迎来多项政策利好。

国家能源局9月发布的《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较“十三五”翻一番,达到62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较“十四五”再翻一番,达到1.2亿千瓦左右。新型储能方式也得到大力推动。

7月,《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落地,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基本成熟,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

其中,电化学储能将成为新蓝海。越来越多研究机构开始看好储能行业,尤其是电化学储能的前景。东方证券研报认为,由于应用场景限制较少、综合性能出色等特点,电化学储能是增长扩容最快的类别。

据中泰证券研报,预计2025-2030年,全国电化学储能新增市场达1080亿-4908亿元。锂电池在电化学储能中占主导地位,占比近九成。

随着储能装机及新能源汽车规模日益增长全球锂电池行业正进入新一轮扩产赛。

根据各公司官方信息,预计到2025年,宁德时代(300750.SZ)产能将提升至590GWh;中航锂电产能规划目标为500 GWh;蜂巢能源目标为200 GWh。国轩高科(002074.SZ)计划在2023年实现80GWh年产能;比亚迪(002594.SZ)预计在2022年包括“刀片电池”在内的总产能达到100GWh。2021年以来,上游原材料碳酸锂价格一路高升。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8日,碳酸锂2022年2月合约已涨至29.45万元/吨,距离30万元/吨的大关仅有一步之遥。

在碳中和的道路上,氢能也是不可忽视的能源。无论在生产端还是消费端,氢能都具备实现零碳排放的潜能。据界面新闻此前不完全统计,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30多个地方政府已相继出台氢能发展规划,广东、甘肃、山东、广西、吉林、贵州等超过十个省份将氢能纳入各地“十四五”规划。

中国氢能联盟预测,在2030年碳达峰情景下,中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达到3715万吨,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为5%。

2060年碳中和情景下,中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增至1.3亿吨左右,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提升至约20%。众多企业在今年加速布局氢能产业。

例如,国家电投已将氢能列为重要战略方向;中石化计划打造“中国第一大氢能公司”。

多家上市公司因涉及氢能端和燃料电池端,成为产业链核心标的,在今年资本市场上屡获大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