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国两会上的碳中和声音(三)

日期:2023/03/17点击:11

全国政协委员李正国

尽快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恒和信律师事务所主任李正国认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虽成效明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未予厘清,限制了碳排放权的市场化发展;二是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未完全建立,制约了全国碳市场的协调发展;三是碳排放核查体系还不完善,不利于碳排放权交易体制的健康运行;四是碳排放配额的价格干预机制不健全,影响碳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五是对于碳泄露缺乏法律应对措施,妨害了碳市场的公平交易。

李正国建议:一是要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尽快出台,明确碳排放权的法律定义和属性。整合国家部委及地方政府现有的交易规范细则,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确立层级较高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行政法规指引。厘清碳排放权作为财产权或行政规制权的边界,为相关配套及衍生制度的构建与实施奠定基础。

二是要健全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碳排放配额初始分配机制。有关部门应当综合考虑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制定并公布碳排放配额总量及分配标准和方法,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变化而适度调整。

三是健全碳排放权交易监管体制。在国务院和省级政府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内部设立专门的碳排放权交易监管机构,并协同证券、银行、保险等金融主管部门、碳排放权交易所以及碳排放权交易服务机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碳排放权交易活动进行一定管理。明晰各监管部门的权力范围、手段方式、注意义务等,避免过度监管挤压市场参与空间,导致碳交易市场的萎缩与衰退。

另外,李正国认为,还需要完善碳排放权交易核查体制,健全碳排放配额的价格干预、碳泄露应对两项机制,加强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与配套制度、衍生制度的衔接。

全国政协委员李稻葵

尽快推出统一的碳排放税税收部分留给征收地政府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ACCEPT)院长李稻葵带来的提案是推动建立全国碳排放统一大市场。他建议,尽快推出从碳排放的源头征收的碳排放税,碳排放税部分留给征收地的地方政府,同时按照碳税税率补贴碳汇和碳捕获项目。

建立全国碳排放统一大市场 发现统一碳排放价格

李稻葵指出,当前双碳工作出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是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分各施其政,各自提出自己的减碳目标和规划,局部最优导致整体次优,对经济运行产生了直接的冲击。

李稻葵认为,要解决当前出现的问题,需要建立全国碳排放统一大市场。全国碳排放统一大市场指的是各地区、各部门都要为直接或间接碳排放付同样的单位费用,即,碳排放价,都可以按照同样的碳价从碳汇或碳捕获得收益。

为什么建立全国碳排放统一大市场非常重要?李稻葵表示,从结果上看,任何地区或部门的碳排放对双碳目标的影响都是一样的;但是,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减排的成本却是大相径庭的。推动全国的减排,必须在减碳成本最低的地区和部门进行减碳,而不是全国一刀切给各个部门下达同样的指令。但是怎么才能够知道哪个地区、哪个部门的减碳的成本最低呢?这就必须要建立一个全国碳排放统一大市场,通过统一碳排放市场的运行发现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价格。对照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价格,减碳成本比全国碳价格低的地区和部门自然会加快减碳,以此获得经济效益,而减碳成本高的地区就应该不减排甚至于加碳,相较来看总体效果是减碳。

更重要的是,政府可以通过征收统一的碳排放税的方法,逐步提高全国统一的碳排放的价格,以此推动全国减碳进程,逐步实现双碳目标。

李稻葵提出,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市场的理论基础是政府与市场经济学,这是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经验总结,在国际上已经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我国应该以推动建立全国碳排放统一大市场引领全球减碳行动,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建议尽快推出统一碳排放税 从较低税率起步

李稻葵提出六条具体建议。第一,尽快推出统一的碳排放税。建议从碳排放的源头征收碳排放税,比如说煤矿、油汽田、以及原油和天然气的进口环节。建议从比较低的碳排放税率起步,引导上游生产和进口环节的碳税逐步传导到产业下游,最后让每一个最终产品的用户都感受到不同产品碳排放的成本,根据产品价格的高低,理性选择低排放的产品。另外,推出碳税的一大好处就是在国际上赢得主动,一旦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征碳税,我国出口产品可以避免在边境上补交碳税,减少境外政策对外贸出口的冲击。

第二,建议碳排放税部分留给征收地的地方政府,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推动相关地区的碳转型,缓解未来减碳进程对碳生产地产业调整的压力。避免未来碳产业空心化带来的后遗症。

第三,建议归属中央的碳排放税由中央负责双碳工作的部门使用,调动该部门的积极性。碳排放税主要用于补贴碳替代技术研发以及补贴负碳产业。

第四,建议在碳税推出后宣布碳税税率提高的时间表。短期内实行低碳税是为了减少对实体经济运行的冲击,但是未来提高碳排放税税率可以调节市场预期,提前引导低碳或无碳项目的投资。

第五,按照碳税税率补贴碳汇和碳捕获项目。碳汇和碳捕获项目是负排放,理应按照排放税税率给予补贴,费用来源就是碳排放税。

第六,匡正碳交易市场。碳排放交易与碳排放税并不矛盾,作为中央的补贴,相关地区或产业短期内可以获得一定的免交碳税的排放额度,该额度可以参与碳排放交易。但是,碳排放交易的缺点是受金融等因素影响较大,碳价格不稳定。建议相关的部门适当对冲碳交易市场价格波动,防止碳交易市场价格大起大落,影响有关减碳预期。

全国人大代表许志晖

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建立大湾区碳市场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委常务副秘书长许志晖建议,支持广东先行探索“行政手段市场机制”驱动方式,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建立大湾区碳市场,在处理好全国市场和区域市场关系的前提下,加快与国际碳规则接轨,积极应对“碳关税”;加快完善碳排放及双控政策支撑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沈南鹏

碳中和布局要做好“全国一盘棋”

3月7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认为,“双碳”目标可释放巨大的低碳发展潜能,为东西部互补融合发展提供新的共享引擎,有利于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沈南鹏强调碳中和布局要做好“全国一盘棋”,重点“算好三本账”。一是算好“西能东输”的经济账,把西部地区的清洁能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二是算好“产业转移”的效益账,不让西部在“存量减碳、增量避碳”的产业发展中掉队;三是算好“固碳增汇”的生态账,打通西部“点绿成金”的转化通道。

对此,沈南鹏建议:第一,加大跨区可再生能源配置建设,落实东中西部地方政府合理承担相应清洁电力发展责任;第二,以单位GDP碳排放考核带动换道领跑,让清洁能源产业在西部就近壮大;第三,做实碳贡献的量化和补偿。扩大西部地区风光电发展的土地供给,让西部减碳贮碳固碳地区得到更多实惠。

全国政协常委宁高宁

建立更透明的市场体系 发挥碳交易更大功效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中化党组书记、董事长宁高宁向人民网财经表示,能耗和排放是当前化工产业链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要在低碳节能框架中找到产业升级的机会。

宁高宁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对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推进能源低碳转型等的表述,要求市场不断地寻找更好的、更清洁的能源,同时推动升级产业,让产业在低耗能的情况下继续增值,排放强度持续减少。

同时,宁高宁认为,化工产业面临着自我治理的问题。“比如,产业在转型升级和减碳的过程中,需要替代一部分高排放、低产值的产业,但目前该过程比较缓慢。因为排放量已经确定,想加新的排放量加不进来,而以往的高排放、低产值的又替换不出去,这就需要下一步真正实施碳交易制度。”宁高宁建议,通过建立和完善透明的统计、估值、交易市场,使碳交易真正发挥作用,使新的、高产值、低排放的产业发展起来,代替相对落后的产业。

全国政协委员李民斌

扩大碳市场为接轨国际铺路

全国政协委员、东亚银行联席行政总裁李民斌表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已走在世界前列,但在标准制度、碳金融市场发展以及绿色金融风险管控等方面还有待完善。

李民斌指出,目前,我国关于绿色金融的分类标准存在多个版本,不同标准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这不利于保障市场参与主体的权益,也增加了监管难度。而且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与国际主流标准亦存在差异,影响日后接轨国际市场。

其次,碳排放权交易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但我国首批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参与交易的仅为电力企业,亦只有现货交易,碳金融衍生产品有待开发、机构投资者暂未能参与、与其他海外碳市场的联动较少。去年底联合国气候大会达成了构建一个全球碳市场的共识,我国碳交易市场日后如何与国际对接,也是亟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对此,李民斌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加快统一绿色金融标准。让投资者了解项目或产品是否真正“绿色”,从而更有效引导绿色投向。同时明确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关系,避免造成混乱。

第二、扩大碳市场为接轨国际铺路。建议拓展市场覆盖行业范围和丰富交易产品,尽快有序将钢铁、化工、水泥等重点排放源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并适时允许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进入;促进衍生产品创新,探索包括碳远期、碳期权、碳债券、碳保险等,扩大碳交易市场的规模。

在与国际接轨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有条件和能力作为国家碳市场走向国际的先行先试窗口。在大湾区建构区域性碳交易市场,通过对国内外不同碳定价机制的探索实践,为后续我国扩大参与国际碳市场积累经验,增强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

第三、借助金融科技健全风控。要从根本上解决“假绿”、“伪绿”、“漂绿”问题,防范绿色项目信贷风险,关键是建立全流程信息披露体系。建议协助企业以技术攻关准确核算碳排放,并建立完整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同时,加强与专业的第三方绿色评估机构合作,完善绿色融资审查机制,实时追踪绿色项目进展。

另外,可借助金融科技手段,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分析决策以及风险预警,帮助金融机构尽早防范项目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