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园区正当时,谁是下一个千亿风口?

日期:2023/03/22点击:10

众所周知,世界上本没有园区,只是厂子多了,就成了园区。

园区,是以核心企业为主导并聚集上下游企业。总体来说,园区是根据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建立产业规划和发展战略,引进符合相关条件的产业项目,以地产为载体,项目为依托,实现城市功能建设的开发模式。

截至2020年,我国各类产业园区数量已超2.5万个,园区碳排放量已经达全国碳排放总量的31%,毕竟是集群经济,这个量是不会小的。

那要实现碳中和,园区的脱碳转型迫在眉睫。

那么,什么是零碳园区呢?

零碳园区,是指在一个产业园区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一定周期内(通常为一年),通过清洁技术支持、碳回收技术、能源存储交换等方式全部予以抵消,从而全年实现碳元素“零排放”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特别指出的是,园区有全生命周期的概念,设计建造阶段和运营阶段的碳排放管理应分开,建造阶段零碳排放基本上短期内没有做到的可能,另外,存量园区数量更多,我们所指的零碳园区应该将生命周期范围确定在运营阶段。

园区的碳排量来自于哪些方面?

范围1:园区物理边界或控制的资产内直接向大气排放的温室气体,如燃煤锅炉,园区拥有的燃油车辆等。

范围2:外购电力和热力间接排放企业因使用外部电力和热力导致的间接排放。

范围3:其它间接排放,因园区生产经营产生的所有其它排放,如物业运营、员工通勤、上下游产品(购买设备、办公室装修、办公耗材等)所有前端供应商产品中的碳排放。

当然园区内入驻企业消耗的交通能源、购买的产品中碳排量应该不包括在内。是属于园区入驻企业的碳排量范畴。

这样看,因为要包括管理前端供应商产品的碳排量,实现零碳园区并不容易。好在一些大的园区是可以实现一些碳汇的,可以进行一些抵消。

那园区内可以实现哪些碳汇呢?

绿化:植树造林有碳汇作用,改善园区生态环境,一棵成年树木一年能从大气中吸收超过21.8KG二氧化碳。

这个量不大,但仍值得提倡。有的组织在西部荒漠地区大批植树,这个量就大了,用来中和本组织的碳排量。

专业的吸碳项目:建立一些小型但高效率的生物吸碳项目、CCUS装置。

  • 将部分建筑外墙悬挂有大片的藻类生物反应器,每年藻类产量达200kg,每公斤藻类吸收二氧化碳约2kg,并清除有害的二氧化氮等废气。藻类还被提取加工成绿色粉末,作为营养添加剂用于化妆品和食品工业。

  • 运营吸碳装置(CCUS),通过国家认定的机构核证,获得负碳核证数量进行碳中和。

  • 有一点值得提出,目前的CER、CCER碳减排信用指标不应该成为当前企业碳中和标准冲抵标的。这些碳信用指标并没有真正从空气中拿掉一吨CO2,而是已经过时的政府减碳技术的激励机制,与碳中和目标并不完全一致。

零碳园区的实现之路

新建园区从规划设计开始进行全生命周期的零碳园区规划,是最主动的、最有可能实现的。很多碳减排的方案和措施在规划设计阶段是最容易实现的。从四个方面入手实现零碳园区:

能源方面:尽量高比例使用再生能源

使用屋顶光伏、光伏车棚、小型风力发电设施生产可再生能源电力,购买可再生能源电力用于园区生产运营。有条件的园区建设有沼气热电联产及热泵系统,并配有储能电站、储热储冷装置,满足园区的供暖、制冷和供电需求。

建筑方面:尽量降低能耗,提高能效

采用节能保温材料、遮阳板、三玻窗等节能建筑技术,所有新建建筑全部为绿色建筑,并获得LEED铂金级别认证。园区建筑都安装智能电表,并通过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进行集中控制。

交通方面:电动化

园区内交通工具尽量全面电动化,配置足够电动汽车充电站,可建立共享电动汽车租赁中心。充电电力来源为风电和光电,电池存储设备由退役汽车电池组成,充电时段和充电功率可智能调控。园区还配有无人驾驶汽车、电动观光车、共享单车等。

但如果能实现零碳园区,除了可以响应政府战略决策,为社会提供示范外,也有多方面的价值意义:

  1. 实现园区高标准环保和空气洁静。有利于提升园区品质和竞争力,为住户提供更优质的办公、生活空间。

  2. 降低了租客的成本。今后随着碳减排管理的加强,所有碳排放量都会承担排放成本。如果园区是零碳园区,为社区住户省去了这块费用,降低了住户成本,提升了园区运营利润。

  3. 创造品牌价值。零碳园区将具有越来越大的品牌价值,社会责任感高的企业组织都乐意租用零碳园区,这将成为一个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