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动态 | 首届中国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论坛在合肥召开 政企学研金共探双化融合新路径

日期:2023/05/29点击:10

5月27日,首届“中国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论坛”在安徽合肥召开,论坛主题聚焦数字化引领绿色化、绿色化带动数字化的双化协同理论与实践创新问题,旨在搭建一个政产学研投多方参与、共谋双化发展的高层次常态化交流平台。

此次论坛由中国信息协会、上海社科院信息研究所、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中冶建筑研究总院、科大硅谷服务平台、安徽长三角双碳发展研究院等机构共同创办。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在会上指出,要立足中国、放眼全球,把数字化绿色化的协同发展作为全新的概念,从理念向现实持续推进。人类社会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数字化已经成为全球人类的共识,当数字化与绿色化走到了尽头,那就是数字化绿色化的协同发展,这无疑也紧扣了两大时代主题。

毫无疑问的是,中国正进入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的双化转型新阶段。今年1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此前联合印发通知确定的10个地区首批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综合试点正式启动;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我国要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

又一个中国式创新

“数字化、绿色化不见得非要有一个精确的定义,我想将来数字化、绿色化也可以变成数字化+、绿色化+,在各个行业里扩展实践。”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监测仪器专家刘文清提出,技术、市场和政策需要不断地融合、协同发力,这三者的交集越大,科学技术的作用就越显著。需要以战略性、市场性的共同视角来解决现在市场机制、政策激励和技术不同程度的割裂。

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环境保护部原党组成员、国务院三峡办原副主任胡保林表示,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数字化、绿色化双化协同成为社会经济转型的大趋势,为跨过我国转型的深水区带来了曙光。

“当下,工业互联网已基本上构建完善了,现在正进入到应用层面,大小、新旧场景各异。”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李红认为,未来经济层面上工业互联网的真正实现就需要双化协同去承接。

实际上,双化协同不仅是大势所趋,也是继两化融合之后的一个中国式创新。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贾良清提到,安徽高度重视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无论是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升级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行动,还是农村减排固碳行动等,数字化贯穿始终。

对此,中国科大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古继宝也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力度,搭建高层次常态化交流平台,助力科研成果由实验室走向经济主战场,推动数字化、绿色化科技成果高效率转化和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

立足实际,有序推进

数字化绿色化的双化协同发展,是一场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改革创新工程。

就工业行业企业如何实现数字化与绿色化高效融合,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双碳促进中心主任王晓光认为推进工业企业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发展,既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更需要得到市场的认可。近年来各级政府推动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力度不断加大,需要坚持从市场的角度,坚持差异化的方式落实相关政策,以提升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为目标,如此才能够真正发挥数字化绿色化的企业价值倍增器的作用。

在能源领域,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石瑞杰指出,新型能源体系给电力行业变革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能源电力的绿色化、数字化转型是需要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共同发力,为解决行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难题。

“最大的痛点是做矿业的人不懂数字化,做数字化的人不懂业务。”紫金矿业集团执行董事、副总裁谢雄辉坦言,对于矿业企业,数字化技术很难短期内体现出明显的价值和效益,它是一个长期的投入。因而,要根据实用优先原则、价值创造原则、自主可控原则,包括IT基础架构、管理数字化、生产数字化、信息安全等推动数字化与生产的结合。

而在上海城建数字产业集团董事长沈国红看来,数字化和绿色化的融合是发展的又一个增长极。目前,数字化绿色化和不同行业叠加,逐步形成了智慧城市、智慧环境、智慧教育、智慧金融、智慧物流、智慧医疗等多个新领域。“我们将来要做到的是100%绿色的建筑,75%节能的建筑。”

对此,上海社科院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安徽长三角双碳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易进一步指出,在不确定的时代,还是可以寻找确定性。最大的确定性就是三个——中国市场、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数字化绿色化的协同发展,在中国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的探索,必将充满机遇。”

值得关注的是,在论坛举办期间,主办方发起成立“中国双化协同百人会”并举办首次闭门研讨会,进一步整合来自专家学者、企业家、投资人的智力与资金资源,持续开展关于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讨,并积极跟踪、评价和总结国际国内双化协同的优秀实践案例。

转自21世纪经济报道